当前位置:首页 >汽車 >不作就不會死 市場上那些被玩壞的智能硬件產品

不作就不會死 市場上那些被玩壞的智能硬件產品

2025-11-02 19:11:27 [財經] 来源:易如反掌網
  看到知乎上有個熱帖《這些年你見過最扯淡的智能硬件有哪些?》,忍俊不禁。好多項目隻是在構思忽悠眾籌階段,大家圖個樂也就得了,但後來在雷鋒網上真的看到好些前仆後繼投入進去的所謂智能硬件項目,看完簡介就知道會做死。為節省投資人和創業者的精力和金錢,我就多嘮叨幾句。

照例,首先說結論:

  1)在原有硬件基礎上加觸摸屏的;

  2)在原有硬件基礎上加遙控的;

  3)很多不相幹功能疊加的;

  4)還沒用戶就搞開放平台的。


包含以上特征的“智能硬件”會做死,包含越多死得越快。

定義約束

  這裏所說的智能硬件並無嚴格定義,隻要廠商宣稱自己是智能硬件,我們就把它納入進來,無需帶有處理器甚至無需帶電,就比如那個“55度杯”。

這裏所說的“做死”有兩種情況:

  1)指銷量遠不及預期甚至根本沒有下達二次訂單,產品已死;

  2)智能部分最後變成可有可無的東西,“智能”已死。

  一個智能硬件是否有用,其實是見仁見智的,可能對一些人有用對另一些人就完全沒有用,對後者而言就會覺得這個產品是純粹扯淡。本文就不對“是否有用”這個話題累述了。

  在原有硬件基礎上加觸摸屏

  如果一個已經成熟的硬件添加了觸摸屏,那其實它自身就已經具備了獨立的輸入和輸出能力,既然能獨立輸入輸出了,不用猜就知道它肯定有了自己獨立的連網、運算和存儲能力。

  看上去功能強大了,但成本也飛上去了,成本直接會導致這個產品是不是會做死。如果你的智能硬件比別人的傳統硬件貴那麽多,但功能並不比傳統硬件強大許多,這就會直接拖死這款產品。

  而且,基於這麽牛B的硬件,無論是老板還是產品經理都會拍腦袋想出很多功能來,開發團隊疲於奔命,導致這個產品最基礎的功能都沒有做好,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我舉兩個範例:

  1)VOW智能耳機,在傳統頭戴耳機上加了一塊屏,可以WiFi、藍牙、3G連接,直接下載音樂,號稱能夠連接靈魂與靈魂。你看,模特帶上都哭了,是沉得吧......



  2)Zettaly Avy智能音箱(名字就這麽拗口),號稱是“有大腦的音箱,不再是誰的附件。采用最新一代采用四核ARMCortex-A7處理器,搭載了純原生安卓係統4.4,支持藍牙4.0和WiFi。至於音箱方麵,配置了2個5W的喇叭,音效可以與市麵上500~600塊的音箱相媲美。”

  你看,我成本都1000多了,做出來的產品都能跟市麵上500塊的音箱媲美......



  再舉一個正麵的例子:壹枱鋼琴,他可沒有在琴上加一個觸摸屏哦。



  在原有硬件基礎上加遙控

  在一些功能單一的硬件上,加入遠程遙控功能,就號稱智能硬件的產品。如果這也叫智能硬件的話,為什麽不把紅外遙控的空調、電視、電風扇也叫做智能硬件?僅僅因為你用的是WiFi,可以在公司控製家裏的電器?

  這種遙控功能,其實並沒有帶來多大價值,普通老百姓並不需要遠程遙控屋子裏麵的電器工作。在公司遙控電飯煲開始工作,請問誰幫你淘米下鍋?在回家路上遙控空調啟動,請問你家是有多大,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把溫度降下來麽?

  智能的意義在於自動化處理,自我分析並給出執行動作。是你智能,而不是我智能。

  遙控的智能電器就不點名了,一堆一堆的,想要看的同學可以直接移步各大家電電商網站的眾籌板塊。還好,遠程遙控功能增加的成本並不高,反而能賣高一些的價格忽悠用戶。用戶買回家去才發現然並卵。

不相幹功能疊加

  一個功能不夠有吸引力,就再加一個、兩個、三個,一直加到你滿意為止。產品經理也可以跟老板交差了:“你看,我都做了這麽多功能,用戶還是不買賬,這不怪我”。

看這幾個範例:

  1)Dream Flower智能花瓶。“就是網關、無線路由器、溫濕度傳感器、CO2傳感器、可調炫彩燈、PM2.5檢測、噪音檢測器等設備多種功能集於一體的智能花瓶,可感應室內溫度、濕度、CO2濃度、噪音強度以及PM2.5含量,並將相關數據顯示在瓶身上的顯示屏和我們的手機上。”

  怎麽樣,害怕了吧,哈哈哈哈。



  2)三星510升四門冰箱RF24FSEDBX3。一款可以看電視、聽音樂、播視頻的冰箱,還是三星出品。除此之外,這款冰箱還可以打電話、看天氣、貼變遷、看新聞。我一直納悶,為什麽不把卡拉OK功能也做上去呢?



  再舉一個正麵的例子:Nest恒溫器,簡單到家,不多說了。



  還沒用戶就搞開放平台

  老板想多了,想大了。一句話即可解釋:沒有用戶,誰會連接你的開放平台?

  這條實質上和上一條是一樣的,隻會把團隊拖入無邊的泥潭裏,產品永無發布之日。即便發布了,也沒人用。

最後

  如果一家公司正在開發的產品包含以上4點特征,並且老板/產品經理還固執得不允許質疑,不允許修改,投資人請繞開走,應聘者請繞開走。
 
 

(责任编辑:付靜)

推荐文章